洛陽市民營企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情況
發布時間:2012-06-01 點擊次數:1472次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個階段的世界性經濟現象,是增強區域經濟持續競爭力、形成增長極、帶動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量。***總***在中央經濟會議上提出要“發展新型產業集群”。這不僅是對產業集群這種組織形式在經濟中的作用的肯定,而且指明了產業集群發展的方向。目前,許多省市都出臺了發展產業集群的專門政策。河南省政府將在近期召開產業集群專題會議,以推動全省產業集群的發展。洛陽市產業集群經過多年的努力,取得了較好的發展。其基本情況如下。
一、產業集群發展現狀
目前洛陽市共有產業集群14個,集群內生產企業4184個,配套企業179個,其中有 80多家企業獲得了ISO—9000系列國際質量體系認證,從業人員達88000多人。截止2005年10月底,全市產業集群完成銷售收入162億元,同比增長82.9%;上繳稅收3.46億元,同比增長53.2%。
二、洛陽市的主要產業集群
洛陽市主要產業集群有偃師市龐村鋼制辦公家具產業集群,偃師市制鞋產業集群,伊川縣金剛砂產業集群,洛新工業園機械加工產業集群,吉利區石化、化纖產業集群等。
偃師市龐村鋼制辦公家具產業集群現有鋼制家具生產及配套企業230家,主要集中在以龐村鎮為中心的8個鄉鎮,主要產品有鋼制辦公家具、金融保險設備等五大類180多個品種,產品銷售額占全國市場銷量的30%以上,是我國***大的鋼制家具生產和銷售基地。其中洛陽花都集團的“花都”牌保險柜榮獲中國名牌產品,“虎力”、“花城”商標榮獲河南省著名商標。
偃師市制鞋產業集群共有430家,制鞋企業和50余家配套廠家,分布于城關鎮、山化、邙嶺、首陽山、岳灘、顧縣等鄉鎮。各類鞋業生產廠家共有各種生產機械2000多臺,是全國四大鞋業生產基地之一。
伊川縣金剛砂產業集群是全國三大磨料基地之一,從冶煉 -----粉砂-----砂輪等,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?,F有生產企業150家,主導產品棕剛玉、白剛玉、亞白剛玉、碳化硅等,產品出口率達90%以上, 占全國金剛砂產品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,占世界金剛砂產品市場份額的17%,占河南省磨料產品的70%以上。
洛新工業園機械加工產業集群共有各類企業92家,主要分布在洛新工業園、磁澗鎮、城關鎮等310國道沿線區域,主要產品有:精密軸承、齒輪等,其中洛陽市永基重載齒輪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錐形齒輪為國內首創,是哈爾濱飛機工業公司的配套產品;洛陽市河科大齒輪有限公司是全國加工直徑***大、品種***全的弧形齒輪生產企業之一。
吉利區石化、化纖產業集群共有55個企業,以洛陽石化總廠改制后剝離出來的三產企業為主,緊緊圍繞石化總廠,發展下游產品,主要生產拉膜、聚脂、化纖紡織等。
三、存在的主要問題
1、產業和產品結構層次偏低,專業化分工機制尚未形成。由于大量的“小而全”的企業在同一個集群中,產業鏈的前后聯系不明顯,不僅阻礙了產業鏈的延伸,而且危機集群的自我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。
2、土地和資金緊張嚴重影響了產業集群的發展。大部分產業集群***初都是家庭作坊生產模式,廠地小,有心想擴大發展規模,但新的用地政策和金融信貸政策的收緊,制約了企業的發展。
3、產業集群內自主創新能力較弱。在產業集群內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科研機構,新產品開發能力不強,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不快,產品多以“低檔多量”為競爭手段,外向型、科技型的局面尚未形成。
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產業集群建設,制定積極政策,采取有效措施,促進產業集群快速發展,推進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和轉型。因為它是推動我市產業結構調整,提升工業產業競爭力的迫切需要;是落實省委、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縣域經濟、民營經濟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,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;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,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有效措施。